新闻中心 分类>>

传统体育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2024-07-10 16:02: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传统体育文化论文精选(九篇)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BWIN必赢、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文化传承就是指文化在人类的任一聚居群落里的所有社会成员中所形成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而民族文化传承一般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指对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中所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予以传承,比如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所包含的进取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价值取向“上善若水”、和谐观念“天人合一”以及公平意识“内外合一”等。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核心的华夏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神州地域的各个角落所展开的,负载着民族同一心理素质特征与审美观念的,具备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特征的所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通常被为三类,即健身、养生以及娱乐,比如我们日常所开展的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摔跤以及秋千等活动都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又象征着一种身份,其不仅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而且还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泉源。

  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教育就是指可以提升人类的知识与技能,并对其思想品德形成一定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文化能够连续不断地传承一代又一代,在对文化的传承中具备着传播、选择以及创造的作用。教育发展至今,通常被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其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学校教育的传承,并对社会教育的传承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教学模式中,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技术与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是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二者教学之间的关系,都是辩证存在的,对于文化及文化教学而言,技术及技术教学是基础与助力,而对于技术及技术教学而言,文化及文化教学则是前进方向与目标,二者互为依存,互相发展。

  价值是人类开展活动的核心因素,人类不管在开展何种活动前都会首先对活动的价值予以估量。由于人们未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予以正确估量,导致教学指导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借鉴西方体育,被单纯地当作体育课教授,使得原本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简单,其中蕴含的感悟、修身以及娱乐的和谐理念与人文思想存在的空间慢慢缩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向竞技体育发展,获奖及利益成为了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最终使得学校在体育方面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功能。

  当前高校中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得如火如荼,比如野外拓展、水上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以及击剑等,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则与之相反,很少有高校会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方抢花炮、毽球、珍珠球以及藤球等。同时,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大都不足。就拿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武术老师,不但需具备长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师的武学造诣非常令人担忧,真正武术出身的高校教师非常少,在所有武术教师中所占比例仅为9.85%。

  教学方法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的多元性价值被破坏,技术教学的关注度过高,挤占了文化教学的生存空间。比方,传统武术被改造得与现代体操无异,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肢体动作。虽然许多大学生都热爱武术,可是由于基本功的严苛要求、动作的复杂难懂以及成就的难以获得,最终导致其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学上,能够把技术与理论完全融合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文化传承的停滞。

  高校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事实上,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的产生都具备着特定的历史与地域背景,如果对这些背景文化不了解,那么就无法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产生时的人物理念,最终也就难以正确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应当与现代体育项目不同,需突显其文化内涵,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指导,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实际身体情况,应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集合在一起,传授给大学生有关武术、养生、民俗体育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动作,使其体育技能与传统文化素质修养都有所提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突显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还促进其向心全面发展,使其真正了解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已经设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及适宜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分类整理,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武术类。其中主要包含长拳、太极拳以及传统拳类等;二是养生类。其中主要包含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易筋经等;三是民俗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舞龙、舞狮、中国象棋以及跳绳等;四是少数民族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博克、珍珠球、毽球以及木球等。四大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极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需在内容上彰显出文化底蕴,不同的课程需开展与之相应的文化教学。比方:教授武术课程时,需讲授武术文化知识,比如武术门派的分类、服装器械的差别等,并且需加强武德教育,教授学生“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要求其懂得“尊师重道”“宽容有礼”,以此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能力与道德水平。教授养生类课程时,需结合我国养生文化,比方饮食、修心、起居以及劳逸等。民俗体育类与少数民族体育类课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代表着我国各个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以及民情风俗等形态,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颇具娱乐性,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穿插教学。如此,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而且还能令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其了解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备的精神面貌、文化特征以及风土人情,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民俗文化最原始、最朴实、最和谐的魅力。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时需以健身养生及休闲生活为目标,如此,既能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能令其体味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趣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与措施应予以创新与改良,只有抛弃原本统一的、单一的类似于竞技体育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爱好以及技能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指引其学习的方向。即便是针对同一课程,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与动作技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借助原有的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措施外,还可借鉴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上课内、外的协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懂得这些文化知识,掌握这些动作技巧,令其真正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整理发现,常见的观点主要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技巧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等特征;从体育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地域性、民俗性等特征;从项目特点的角度来看,多以竞技为主、与生产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民族风格、地理传播性、高度的综合性和突出的季节性等特征。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倪依克、胡小明(2006)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这和他们在前文对定义的界定是一致的;任莲香(2008)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经济的制约性,民族文化的多类型、多元化、多样性和亲和力等特征,该研究主要从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体现了一定的新意。还有其他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分布的地域性、文化的同质性、民俗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就目前来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等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重要基础学科(如母学科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等)的相关理论支撑。例如,人类学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目前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原始资源、素材、现象进行表面化的描述,很少有人从人类学理论的原理与视角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探究,很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本质特征,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因此,必须要从人类学等基础学科的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问题。例如,可以从体育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分析,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人类体育中的共同文化要素,探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生、演进、发展和传播的原因与方式等等;另外,还必须要借助现代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走现代化之路,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美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甚至经济学的知识来进行全面合理的理论构建和技术整合,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走向世界打好理论基础。

  大约有60%的文献都是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的是白晋湘教授(2003)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价值等等,该研究借助了马克思主要哲学基本原理的三大规律之一即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高度。其他观点主要有:黄涛(2006)认为,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概括为以下主要趋势: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物质特征将被弱化,精神特征将被强化,民族性内涵将被丰富;二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特征与时代特点将互补共存;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将和世界性特征融合。刘远航(2006)指出,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符合各民族人民感情的需要,又能够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莲香(2008)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将从区域性封闭形式向广泛性全球化方向传播,并与其他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道路。刘大铎(2011)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要吸收外来西方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融入现代社会,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姜广义(2011)提出,孔子学院作为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强势输出提供了路径和载体,体现孔子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充实了内涵,而且也解决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瓶颈问题。刘小学(2012)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欧传播的受众特征的调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的顺利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

  张祝平(2012)从太极文化的角度指出,太极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提出了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文化自觉的准则,必须紧密依托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并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等观点。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妥善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冲突与融合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好太极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太极文化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重点领域。卢伟芬、邢志杰(2012)研究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见,当前的研究侧重于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体现了国民的忧患意识和强国愿望。实际上,在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的21世纪,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必须像崔乐泉博士(2001)所强调的:要采取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体育文化开放的战略。例如,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大大加快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化定位和全球化传播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的普及和提高,必须要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这对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十分重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娱乐、教育和激励等功能,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芒,教化的强大,这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等,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中华民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的根本所在之一。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事情当成是提高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任务来抓。实际上,如果没有学校体育教育的土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难以继承和发展。在韩国,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跆拳道课程,基本上每10个韩国学生,就有7个是学过跆拳道的,现在已经吸引了我国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而我国的目前情况是,每1000个孩子里面也难以找到1个学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的。另外,国家武术研究院的调查还显示,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实际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等形式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体现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观愿望和文化品位,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可见,学校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是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关系着一定社会的和经济发展。这正如同志(1940)所指出的那样:“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和经济。”可见,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被称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大局中的独特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在学术研究层面,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产业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多与当地民族风格和节日风情结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外有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报道和研究中,都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无形文化,是隐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珍珠,因此,必须要尽快将其产业化,即将其部分有形化,这就必须依据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拓展这个原本局限于无形文化的范围。吴健等人(2007)通过实证考察方式从文化层面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主要群居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历史形成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从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阐述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对拉动旅游产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体育文化资源等,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超过40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0.7%,从业人员将超过400万。可见,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化的,兼健身、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机,从而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纵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发现,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相关理论研究薄弱;二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缺乏科学性论证。除了上述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理论研究,如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途径研究,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等等。

  [论文摘要]现代休闲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二者在精神上又有许多的互通之处。在当今西潮涌动的时代,我们可以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在发展现代休闲体育的同时弘扬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精神。

  我国传统休闲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趋势下,外国休闲体育文化向外扩张的趋势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跆拳道、漂流、蹦极等活动已成为很多都市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首选,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而中国传统的象棋、围棋,端午划龙舟、重阳登山等休闲体育正逐渐失去吸引力。我国传统休闲体育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其命运也令人担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基础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注重人的个性的自然和谐,重视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统一,更注重生物观赏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契合,将追求人格作为养生的目标注入到身体锻炼和生命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修身养性、陶冶性情、锤炼人格的精神内涵

  “休”在《说文》、解释为“休息也。从人依木。”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依木而休。”在《诗·周南·汉广》中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这里解释为休息。“闲”在《说文》中解释为“闲,从门,从木”。在《司礼·夏官·校人》中有“天子十一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这里“闲”指的马厩。“闲”,通常还被引申为指范围,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人德不逾闲。”其次,还有限制、约束之意。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休闲”一词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自愿参与其中的生活方式。

  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早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保留着每一个民族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承着民族生活方式,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先河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传统文化。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一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趋向于对休闲体育活动在和谐与统一、平稳与安定、而在手段和方式上,更多的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单打独斗式的个体活动。如起源于春秋的导引行气,东汉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末的太极拳等无不体现着国人特有的休闲体育文化特点。

  “休闲”一词是本是外来词语。英文中的“休闲”原意是再创造、体息一下再出发以及“闲暇”两词的合意。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从时间的观点来看,当工作约束、家庭、社会义务、睡眠和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休闲时间”;从活动的观点来看,休闲是人们在‘常规事务以外的时间段,自由选择个人爱好的、以满足内在需要的愉快活动;从情绪状态或经验的观点来看,休闲是指在自由选择的个人爱好活动中人的“精神适宜状态”,自我内在需要所追求的快乐、愉悦的体验。因此,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为了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活动的过程。

  休闲体育的自由是每个生命个体都能感受到的,与之融合在一起的具体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也是行动的自由,是人能自主决定、自我控制的自由,是人摆脱各种外在限制与约束后而获得的一种全身心地放松、随意、自在的生存体验与生活状态。休闲体育参与者注重的是运动项目的个性化特点,重在参与过程,不看重结果,淡化功利性强化娱乐性,淡化竞技性、强化参与性,休闲体育的体验是一种他人不可替代的完全个性的自我体验。

  体育、运动、游戏、娱乐等等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都与休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所有这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都是追求一种心灵上的、肉体上的、精神上的放松与体息,而这恰恰是休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因此从文化学角度去考察现代休闲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休闲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理想和生活方式,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可以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安宁,休闲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更是在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休闲体育的文化特征在于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和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弘扬文化精神,构造文化意境,进而实现个体身心全而和谐健康发展。在当代休闲研究的视野中,休闲体育更加强调凸显其文化创造精神,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氛围、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文化情怀和态度。

  休闲体育很多项目是在进行户外进行活动,这样给人们创造了很多拥抱大自然的机会。在户外进行休闲体育,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身体,舒展筋骨,同时把原有的征服自然、向自然空间和时间的挑战的热情,转向依赖自然、仰慕自然、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陶冶性情、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的交流和融合,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的价值。同时休闲运动也不仅是休闲娱乐、健康的载体,还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润滑剂,从事休闲运动的多是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这个群体的人思想很容易相互沟通。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可以结识很多人,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人就会变得乐观开朗,。因而休闲体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与人之问的情感桥梁,在寓教于乐中塑造和提升人的文化精神品格,把人们的生活诗意化。从文化学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休闲是一种状态:肉体的状态、心灵的状态、精神的状态、生活的状态。而休闲体育则又是一个过程,一个找寻自我、回归自我、面对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因此,从现代休闲体育的内涵和传统体育的意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休闲体育和传统体育之间,我们可以找出二者的平衡点“和”和谐,身体的和谐,精神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通过现代休闲体育的推广与普及,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现代休闲体育运动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人类最后的终极意义上的追求。

  关键词:文化部落 文化帝国 民族传统体育 国际对线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87―03

  在文化交流与社会变迁的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双维时空中不断完善与发展。文化的传统性和自我坚守与外界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始终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与脉络。由强势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帝国与弱势文化意义上的文化部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表现出的张力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文化冲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审视,并认为: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加强体育文化间的对话会通,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克服“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找回文化依托、实现国际对话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的当代的“体育理论”似乎很丰富,貌似科学和现代化,一经接触到实际应用,特别是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顿时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主体文化观念一它既缺乏西方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滋养,也缺乏东方文明中养生观念的传承,没有文化依托和继承的根基Ⅲ。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家庭宗法血缘为社会纽带、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不仅以一种经验和理性综合的直观体验呈现出宽厚平和的价值取向,而且注重对人身体的保养、讲究人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锻炼,体现了和谐与内外合一的价值追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民族传统体育大会给予世人精彩的呈现,促进了民族体育的迅速发展,而此后民族体育的发展热衷于赛事,以奥运机制的模式来作为参考,以致造成了我们原汁原味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难以传承。在长期的“土洋体育”之争中,西方近代体育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手段,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入侵,弱化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追求,同时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背后,又不情愿让西方体育价值观在民族文化观上占主导。这样,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缺乏文化依托和继承的根基,使其既不能完全涵养于东方文明的传统之中,又难以汲取西方文明中人类大多数认同的人文精神。

  在《S与P的宿缘》一文里有这样的分析:长期以来我们对“sports”与“Physical-Education”的认识存在偏差,其结果是使我们在体育建设的过程里,对“大体育”的性质、任务与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探索,长期处于一种偏颇的状态。在此背景下,“竞技”形式的“Sports”就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由洋务运动时期的“体操”到而今中国的竞技体育,事实上,我们一直还是把“Sports”作为中国体育发展所追寻的目标。

  在随后对体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属性、概念、本质功能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认为体育的发展要走多元化、本质化、整体化的路线。但是仍然还是以竞赛、竞争作为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唯一标志,并认为:竞赛、竞争是彰显其生命力的要素,没有竞赛,竞争体育就将失去活力,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事实上,是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侧重于竞技体育的理解,导致我们的体育事业发展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追求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结果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传统体育的传统性和人文性的流失,本来参与人数不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失去了生命力。

  所谓文化部落主义是指某一人类共同体过分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错误地认为不同文明或文化传统之间必然发生“文明的冲突”,或者坚持不同文明类型或文化传统之间在社会基本理念和文化价值立场上的不可通融性。文化帝国,通常是指拥有雄厚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某一文化体,自以为是地认为其文化具有广泛的普世性(universalism)和特殊地位,在文化交往中轻慢其他文化,甚至蛮横地干涉别国文化,无视他国弘扬本国文化往(往是某一主体民族的文化)、自主地进行文化选择与文化建设的权力。

  我们可以认为“文化部落主义”是狭隘地讲民族化,“文化帝国主义”是单纯地强调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对于民族体育而言,其结果可能是前者会导致民族体育局限在一个小的空间里,最终在其他强大文化的势力下被取代和消灭,丧失发展和新生的时机,后者带来的局面会是丧失民族体育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平台。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现代科学与传统理念的碰撞加剧,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被世人以狭隘地讲民族化和单纯地讲民族体育的世界化的思路所操纵着,而出现的局面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路维艰。这样的处境出现,是众多因素所致,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其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缺乏文化依托和继承的根基,同时在体育建设的过程中以“竞赛、竞争是彰显其生命力的要素”为标准,遮蔽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性与传统性。其二,是我们没有对“文化部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加以甄别,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文明社会传承中“民族性”的日趋式微和与世界文化发展的不同步。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份象征体现在文化价值上是民俗的原点回归,民俗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母体,有着自己稳定的思维体系。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和保持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你把它完全普遍化了,它存在的理由也就失掉了凹。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时一定要注重体育活动中的民俗化,这不仅是区别于体育文化的明显标志也是彰显其自身个性的魅力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世界体育的范畴,它当然就具备了体育价值功能的一般属性,也必然具有健身的一般要求。在国际体育交流频繁的今天,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出现两个分支:一是以竞技化为目标的极端发展,二是人文体育社会体育价值化下的全民健身。其实无论体育以何种趋势发展都必须以健身性作为其价值标准,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一定要避免“冒进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任何急于与国际接轨而丧失或有损其民族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任何过度地强调科学精神而抛弃或削弱其人文精神的做法,都是偏激的。全球化并非同质化,而是民族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加强,互通有无的交往增多目。在我国体育事业向体育大国崛起的同时,也应该正视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植根传统,把握精髓,让世界认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认知方式,反映了双方在价值观念上互斥互补的显著特征。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其投射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所表现的价值观也是迥异的,中国传统体育的核心在于:将人的身体和精神连同客观自然界视为锻炼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整体要素加以考虑,强调个人身心的同步发展,着眼于直接深入人的心里意识和内部生理功能的全面提高。不仅仅人的身体活动是运动的,当人处于静态时内在的生理由于意念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也是运动。而西方的体育核心却是展示一种力量和速度之美,追求眼球刺激带来的美感,注重挖掘人的极限为目的,强调的是以动为美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文化和体育观的融合,中国这一古老的体育体系越来越凸显出高度的科学价值。在当今展示国际实力背后的体育运动里,体育暴力、兴奋剂事件、体育层出不穷,在以个人修复、追求宁静致远、自我发展为特色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就显示出自己独有的价值。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在保持自我个性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舞台,除了中西体育的互斥互补外,还要通过中西体育间的多重对话到多元的会通,找出民族体育与国际体育文化的差异。其实我们早已看到在全球化的序列里文化与民族的互动明显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在自觉吸收市场经济和竞技体育元素的过程中,也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目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难题,即怎么去处理与西方体育文化间的对话会通。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对话需要我们寻找一个双方都感兴趣,共同存在的话题,从不同文化立场和角度进行讨论,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如果说我们不能把握这点原则,那么,大量最具本土特色和独创性的,活的文化就会因为不能符合这套模式而被摒除在外,则所谓的对话只能是同一文化的对话,无非补充了一些异域资料而已。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空维度里,“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伴随时代的脚步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社会体育的发展。世界体育文化的传播随着工业的到来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然而文化间的差异毕竟是“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式文化间的差异和倡导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的呼声,世界体育文化只有保持其多样性、丰富性和充分的民族性,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体育文化。所以,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如果说要实现传承和创新,那么一定要正式“文化部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努力克服“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以积极地心态塑造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绝不能为迎合当今主流的西方竞技体育,而丧失和抛弃民族体育的精髓,只有保持民族性和走丰富多元的文化策略之路才能在国际对话中凸显自己的身份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线篇:传统体育文化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传统文化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文化构筑为核心,具娱乐、健身、教育、文化传递等功能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繁荣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知名度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魅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创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成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问题之一。

  白裤瑶是瑶族的支系之一,其自称为“瑙格劳”,白裤瑶男人穿白色紧膝五指裤,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其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和稀有性,已经突破地域之限,打上了国际化背景的深深烙印,和非洲的老虎族等部族文化一起,成为世界民俗学界普遍认同的古朴文化之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

  据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至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生态状况,其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在地域文化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白裤瑶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具“洞天部落”美誉的白裤瑶和新农村建设为社会文化背景,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目前,课题组已经收集相关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文献76篇,新农村建设与体育文化发展相关论文20多篇,查阅关于白裤瑶文化著作10部。并与2008年2月至4月到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作田野调查,收集了关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并于2008年6月撰写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研究》6万字的研究报告)为研究依据,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进行研究。

  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经过碰撞和融洽而走向整合道路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以中央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为契机,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定有迅猛的发展态势。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参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全人类的。

  2008年2月19日,我们课题组进驻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次日,我们在赶圩日采访前来赶圩的陀螺王韦永祥。他说,我们这里有一些风俗:(1)在农闲时节,各村寨的瑶民经常三五成群在一起打陀螺、玩石子等。自己到山上去找青钢木回来做陀螺,然后拿到村寨或在赶圩日的时候来打陀螺玩;(2)女追男的风俗,即在赶圩日如女子上街看到中意的男子,随即跑上前去抢男子身上的挂饰或者腰带,如果被抢的男子如也中意改女子则追上前去,晚上女子便和男子一起去约会……但是,由于白裤瑶生活比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主要靠种田为生,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才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新生一代的白裤瑶青年由于受不了贫苦的生活,大都出去打工赚钱,维持生计。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到90年代以来,里湖乡瑶族同胞在党的政策正确指引下,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前住的茅草房现在变成了砖瓦房,以前走的小土路,现在变成了宽大的石子路。当地人民政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白裤瑶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大型春节文体活动和陀螺节比赛。我们听后,感到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将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和白裤瑶胞的交融和整合提供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对于重塑与挖掘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是白裤瑶主要集聚地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经过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现在的里湖乡白裤瑶胞们生活比起改革开放前有了质的提高。每逢过节时,每家都能吃上腊肉,三五成群去赶圩。乡政府每逢春节,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举办白裤瑶传统文体活动,有白裤瑶民族服饰展演、打陀螺比赛、打铜鼓、射击、喇利、吹牛角、对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大大的丰富了白裤瑶胞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娱乐和健身的目的,有助于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巩固与发展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新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但长期以来,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大多都分散在各地区,不集中,无组织,这就影响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政策使白裤瑶胞开始思考本民族的发展,这就使得白裤瑶胞逐渐改变了固步不前、保守的观念,开始接受外界社会,开始融入了各民族的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融合了各民族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使白裤瑶更具现代民族性。在里湖乡白裤瑶村寨里,白裤瑶社会许多长期形成的思维观念已经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正是实施新农村政策的实惠,使白裤瑶内部激发出来的动力,可以预见,它将推动白裤瑶乡村社会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使白裤瑶胞的思想理念得到更加普及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可以极大丰富白裤瑶文化建设,从而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做出最好诠释。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白裤瑶文体节庆活动为平台,是加强政府与白裤瑶胞、白裤瑶胞之间的有效途径,可以使白裤瑶胞产生对体育参与的热情,改变白裤瑶胞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可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发展起来的。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白裤瑶社会的“活化石”,它在某种意义上反应了白裤瑶的传统习俗和民族历史发展线索,对研究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近年来里湖乡政府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文体节庆活动,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有力的注入了现代元素,从而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从2002年起,党中央连续4年颁布一号文件,持续关注社会主义社会新时期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要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白裤瑶胞在里湖乡举办的最热闹的节日。在元宵节当天,当地政府组织白裤瑶胞举办打陀螺比赛、对山歌、射击、斗鸟、民族服饰展演、吹牛角、吹喇利等比赛。集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刺激性于一体,活跃了白裤瑶胞的生活方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区有11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集聚地之一,主要集中在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等地。据资料显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仍是广西最贫困地区。因此,只有走体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道路才能摆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在广西自治区和当地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早在1998年在里湖乡建立了甘河白裤瑶民俗风情示范区。2003年2月成功举办了影响深远的首届白裤瑶陀螺节。2004年2月,成功举办了风情浓郁的首届白裤瑶民俗文化节。同年11月建立了广西南丹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2006年,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加强白裤瑶民族文化的宣传,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表演、打陀螺大赛,带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引进市场机制,吸引外来资金赞助,提升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在白裤瑶村寨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今天,当地政府部门只有明确与重视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二者间互动发展关系,以传统节庆文体活动为平台,通过结合地方优惠政策交流、融合与整合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才能产生二者各得其所、互利互惠的互动发展和双赢的生动局面。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

搜索